欢迎光临中国钾盐钾肥网! 请登录注册
政策法规
中国工业60年综述
来源:中国钾盐钾肥网    分享到:

中国工业60年综述

发布时间:2009-9-20 13:29:25  点击次数:2186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奋斗,为的是摆脱“一穷二白”的现状,让国家再次成为世界强国,让人民享受小康社会的富足和福利。而这一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中心内容,就是实现工业化。今天,工业化和信息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回顾60年历史,我国工业战线几代人执著不懈地艰苦奋斗,走过风云际会、跌宕起伏的年月,经历了沧桑巨变,使今天的中国站在了实现千年强国之梦的新起点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国家工业化建设正式起步。“一五”时期以156个项目为重点的建设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此后,虽然出现了“大跃进”的严重失误和遭到“文化大革命”的巨大破坏,但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仍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挥了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企业在改革中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在开放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跃上了新台阶,初步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们建成了全面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通信业。包括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配套链条,在各个重要领域形成一批产能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工业产品,“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卓越贡献。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中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

(一) 重点建设奠定工业化基础

解放初期,我国工业基础极端落后。1949年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工业产品中钢15.8万吨,原油12万吨,原煤3200万吨,发电量43亿度,水泥66万吨。不仅工业资本存量小,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工业结构也不合理: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工业只占26.2%

经过三年经济恢复,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并确立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4%,其中原煤产量增长98.5%,原油、发电量、钢、机床产量分别增长1-3倍,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6.3%,其中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5.5%,工业企业百元资金实现利税由1952年的25.4元增加到1957年的34.6元。

据统计,“一五”期间,开工的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其中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重点建设,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飞机、汽车、重型和精密机器等一大批基础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一五”时期,被公认为新中国前30年发展稳定、投资效益最高的时期。

向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新中国工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从无到有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

1952年,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研制成功;1955年,中国的第一辆拖拉机制造成功;1956年,中国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开始批量生产;1958年,中国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1961年,中国第一台1.2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二)全国一盘棋的工业布局

经过“一五”时期的大规模、有计划的重点工业化建设,带动了新中国第一次城建高潮,涌现出一批以煤炭、钢铁、化工、机械、纺织等产业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出现了八大工业区,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和工业城市发展的基础。

1964年到1978年,中国进行了长达15年、横跨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客观上改善了中西部工业布局和基础薄弱的现状。三线建设期间,先后建成200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形成了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30多个新兴工业城市。建成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

(三)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业化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不但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做好了准备。

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忘我奉献艰苦奋斗的建设者们:

——马恒昌小组。马恒昌小组是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铣床分厂的一个车工班组,小组曾以第一个实行班组民主管理分工、第一个组织工人技术研究会倡导班组技术革新、第一个倡议开展全国劳动竞赛、第一个制定和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第一个建立岗位责任制等突出表现而享誉全国工业战线,被誉为“我国班组建设的摇篮”。

——老英雄孟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鞍钢工人孟泰忘我劳动、无私奉献,并有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成果。

——铁人精神。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王进喜被誉为油田铁人。

——梦桃精神。陕西西北国棉一厂工人赵梦桃十年如一日,忘我劳动,其“困难留己,方便让人”和“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思想品德,被概括为“梦桃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二、改革开放后持续迅猛发展

(一)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是经济资源配置机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它贯穿国企改革的全部历程。

1979年,首钢等8家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拉开企业改革序幕。此后国家陆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79年,国有企业投资实行“拨改贷”;1981年,实行经济责任制,打破“两个大锅饭”;1983年,开始分两步实施利改税;1984年,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企业内部实行责任制;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1988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国企达到了95%1991年,5557)家企业集团试点;1992年,印发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一批企业相继在国内外上市; 199411月,国务院批准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7年底,中央确定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综合实施债转股等政策性措施;2000年以后,政企脱钩,国有企业改革提速,结构布局进一步调整,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重塑了市场主体,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市场规则逐步完善,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市场竞争秩序不断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增强。

(二)自主创新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利用外资,提升了工业现代化生产能力,实现了一批重大工程的突破和跨越,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厂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4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万吨级钾肥等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等。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工业技术改造取得成效。1999-2003年,国家运用355亿元国债贴息,支持2000多个技改项目,带动4354亿元投资,拉动效果12倍。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能力建设进程加快。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力度加大,建立健全标准管理体系。200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95905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标准化体系。截止目前共有工业标准总量52559项,提升了技术标准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

(三)工业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的工业管理方式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工业企业不再有直接的行政隶属主管部门,行业联合会、协会相继组建;同时努力摸索逐渐建立适应WTO规则的工业管理体系,“大部制”应运而生。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合理。80年代初,国家提出“六优先”,轻纺工业得到重点发展,消费品市场极大繁荣。90年代初,重点加强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振兴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重化工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1994年国务院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2005年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目录,2006年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9年,全面系统提出工业领域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规模跃居世界第三,出口额跻身全球前两位,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00年,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

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大型企业集团日益壮大,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涌现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就业人数占到80%左右。

区域结构趋向协调,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辽宁铁西老工业区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中部崛起,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发展,中西部一些省份的工业增长速度开始居全国前列。

(四)取得丰硕的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跨入市场经济的大转折,书写了中国工业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演绎了中国制造由小变大的精彩篇章。

——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1978年,工业增加值仅有1607亿元,2008年近13万亿元。效益显著增长,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给人民带来福祉。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过2.4万亿元,工业上交的税金占税收总额的50%。工业始终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并成为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

——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监督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截止到2009年,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机械工业主要产品中约有35%40%的产品质量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材料类产品,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等主要原材料行业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大幅增长;基础元器件和高新技术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健康发展,装备水平、加工技术和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轻纺产品品种增加,档次提升,实物质量提高,竞争能力增强。

——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成为对外贸易大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三、重点工业产业见证卓越与辉煌

(一)原材料工业

钢铁:锻造工业化的脊梁。 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不到世界钢产量的千分之一。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8年粗钢产量突破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近40%。2005年结束了我国净进口钢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钢铁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品品种优化,质量明显改善;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装备国产化率显著提高,中国钢铁业在世界钢铁业已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石化:点燃工业腾飞的火炬。石油工业。1949年我国原油产量只有l2万吨,天然气产量为0.07亿立方米。2008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972.8万吨,天然气产量为760.8亿立方米,分别是1949年的1581倍和10869倍。

石油化工。1949年,我国仅能生产l2种油品。2007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炼油大国。到2008年底,全国原油加工量为34206.6万吨;生产乙烯1025.6万吨、合成树脂及共聚物3129.6万吨;形成了3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

化学工业。2008年,我国化工产值已达35522.8亿元,形成了云南、贵州、湖北三大磷肥产区,建设了青海、新疆百万吨钾肥工程,能生产6万多种产品。我国已成为石化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有色:弥足珍贵的崛起。新中国成立60年来,有色金属产量实现了持续增长,2008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2519万吨,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预计收入21000亿元;有色金属产品外贸总额逐年增加,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873.65亿美元。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明显下降,海外资源开发取得突破。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生产、应用和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居支配和主导地位。2008年,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12.5万吨、冶炼分离产品、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均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黄金工业体系。2008年我国产金282吨,已成为世界黄金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二大消费国。

建材:夯实现代化大厦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水泥产量仅66万吨,平板玻璃产量仅912万重量箱。2008年我国生产水泥13.9亿吨,平板玻璃5.5亿重量箱,建筑陶瓷56亿平方米,玻璃纤维230万吨,成为名符其实的建材生产大国。

建材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技术和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稳步推进。截至2008年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约8.4亿吨,占总产量的60%。其中,263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装有余热利用电站,年节约标煤465万吨。水泥工业年利用废渣超过3.5亿吨。

(二)装备工业

机械制造: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我国机械制造业工业增加值2007年为18000亿元,是1978年的180多倍,年均增长为19.6%;对外贸易出口额2007年为1929亿美元,是1978年的739倍,年均增长25.9%。其中,发电设备产量2007年为12991万千瓦,是1978年的27倍;数控机床产量2007年为12.33万台,是1978年的210多倍。机械产品国内市场自给率在改革开放之初不到60%2008年超过80%。机械制造工业自主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

汽车:载入小康社会。1959年,全国生产汽车1.6万辆。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934.51万辆,其中轿车503.73万辆。上汽、一汽等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782.0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汽车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员3000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口的11%;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家GDP2.31%。今年以来,我国汽车销量世界排名第一。

(三)消费品工业

轻工:“中国制造”畅销世界。2008年,轻工业增加值2623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0.3%,占GDP8.7%2008年出口总额3092亿美元,占全国21.7%。近30年来,轻工产品累计出口额接近2万亿美元,竞争力大幅提升。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等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50%以上。

纺织:中国织造享誉全球。中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和服装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棉花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化纤产量占据了全球化纤总产量的半壁江山。纺织工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吸纳就业方面,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直接就业人口为2100万人,间接就业人口达到1亿人。

(四)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2008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1.49万亿元。彩电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子工业开始由以军品为主向以民品为主、军民结合转变。加快以彩电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带动了配套元器件的整体升级。CPU等芯片研发取得突破,中文Linux操作系统得到初步应用;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开发成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成长迅速,近年来,年均增长30%以上。2008年,软件产业收入达到7500亿元。

(五)国防科技工业

国防科技工业:承载光荣与梦想。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工业建设艰难起步。经过10年艰苦努力,陆军武器装备初步实现了国产化和制式化;航空工业从修理、仿制走向尝试自行研制;造船工业通过“转让制造”已经能够初步生产舰艇;军事电子装备从仿制开始转向自行研制;原子能技术、火箭技术开始起步。60年代,国防工业自力更生,取得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防尖端技术的伟大成就。70年代末,大力发展民用高科技产品,国防工业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后,国防工业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引领科技创新,取得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四、通信业实现跨越发展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通信业以其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支撑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服务着千家万户,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通信业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等各种先进手段,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位居世界第一。到20091月,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亿户。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电信业务收入由1978年的7.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8140亿元;通信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4.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954亿元。

(一)           邮政:鸿雁奋飞传信息、百年邮政换新颜

——我国邮政迅速形成了连接全国各地的邮政网络,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邮电分营促进了邮政按照自身特点和市场规律发展,发展步伐大大加快。如今用邮环境、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三流合一”邮政体系,建成了国内最大、通达全球的快递网络,邮政成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保障的重要力量。

(二)            电话:三步并作一步走、跨越发展创奇迹

——固定电话。经过60年的努力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电话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变化,技术先进,业务丰富,能力强大。截至2008年底,我国固定电话每百人拥有量为25.8部,固定电话用户数3.56亿。

——移动电话。中国移动通信紧追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迅速成长,更加便捷高效、业务丰富的移动通信有力地推进全社会向信息时代迈进。200111月,我国移动用户突破1亿户,同年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200310月,移动电话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截至20086月,手机每百人拥有量为46.1部,达到手机用户数6.01亿。

村村通电话。新中国建立后,农村电话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本世纪初,大规模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及农村信息化建设, 短短几年时间,七万多个行政村、两万多个自然村开通了电话,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9.21%,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的乡镇达到97%

(三)           网络:八横八纵起宏图、筑就信息高速路

60年来,我国信息通信网络经过从电报网到电话网,从模拟网到数字网,从国内网到国际网,从语音网到信息网一次次的跨越。已经建成了容量大、层次高、技术先进、功能多样、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信息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架构,成为支撑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

——干线网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已建成覆盖全国,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长途传输网,综合通信能力迅速增强,网络技术装备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国际网络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通信能力,为我国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通达全球的、手段多样的信息基础设施。

——互联网络广泛而深入地普及,渗透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互联网网民总数异军突起,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2.7亿。2008年年底,中国的网站总数达到287.8万个,较2007年增长91.4%。电子商务、网络学校、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络媒体等迅速深入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五、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

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化带来的难得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在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我国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我国信息化水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电子政务。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十二金”工程的加快实施,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改进了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政务公开,加强了市场监管,推动了公开廉政,促进了民主参与。许多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日常业务的运行完全依赖信息系统,如金税、金卡、金关等。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增长。200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量的6.7%。截至20086月,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达6329万人。中国特色电子商务体系正在形成,综合类电子商务服务商成为新兴的信息服务行业,工业电子商务成为主导行业态势的电子商务平台,大企业电子商务成为企业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开始起步。

——农业信息化。我国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及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20072008年间,全国涉农网站由6000个激增到1.8万个。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精准农业”等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稳步推进。

——工业信息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钢铁信息化。信息化进入核心应用,管理产销一体化得到实现;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信息技术推动节能减排,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船舶信息化。利用CADCAMMES等系统实现设计、生产等信息一体化,缩短设计生产周期,造船质量、造船产量大幅提高;应用计算机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实现船舶绿色制造;采用导航、操舵、船用电力推进系统等船舶电子技术,提高船舶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

汽车信息化。利用CADCAM等信息技术,提高汽车制造水平;利用ERPSCMCRM等信息技术,提高汽车企业管理水平;利用网络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流通效率。

石化信息化。通过GISCADCIMS等提高勘探开采、在线检测水平和企业级生产流程智能化水平;利用MESCRMSCM等技术逐步实现管理、计划和执行环节的有机结合;信息化从ERPMES向数据库管理、BI等更高层次的管理系统发展。

轻工信息化。采用SCMCRM等技术进行供应链管理、客户需求分析,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市场应变能力;采用了RFID、数据管理、信用跟踪、追溯信息系统等技术保障食品安全;采用协同与互联网技术,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互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金融信息化。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等系统,在宏观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电子支付工具发展迅速;金融监管信息化和科学化取得显著进展;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信息安全。一系列信息安全保障法律、法规出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工作得到推进;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建立;加快部署了信息安全灾难备份与应急响应工作。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中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工业化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

中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极具挑战性的探索与实践,道路艰辛而复杂,任务艰巨而紧迫,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中国工业由大变强。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