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西部矿业集团董事长张永利建议,从既支持国家化肥储备战略决策,又保障地方钾肥生产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适当调整钾肥国储政策有关措施。
钾是我国长期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青海省的钾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其年产900万吨钾肥生产能力,保障了全国60%以上农业生产需求,创造了国内钾肥市场价格洼地,承担着我国钾肥对外谈判“压舱石”的作用,更为保障国内钾肥有效供给、国家粮食安全和三农方面尽到了责任。 但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对《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办法的制定出台,一方面为减少国内钾肥资源消耗、满足国内钾肥需要、防范国际突发风险和保证粮食安全与基本民生,构建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在另一方面办法的一些规定不够稳妥,比如办法第八条提出“钾肥储备进口肥占比不低于80%”,第十二条提出“钾肥承储企业需为化肥进口国营贸易或非国营贸易企业”等。 在张永利看来,若按此执行,有三方面不利影响:一是大量低价钾肥进入国内市场,将大幅降低国内钾肥生产企业对进口钾肥价格的博弈能力,弱化国家调控手段。二是储备的进口肥占比太高,为了应对大量进口钾肥,国家钾肥生产企业只能扩大产能产量,极易造成国内有限的钾资源过度开发。三是国有钾肥生产企业不能进入钾肥承储范围,短期内势必会对国内生产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要从既支持国家化肥储备战略决策,又保障地方钾肥生产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适当调整钾肥国储政策有关措施。”张永利代表建议,一是适当降低钾肥储备中进口肥的比例,将储备进口肥占比从“不低于80%”调整为“不低于60%”。二是将国有钾肥生产企业纳入钾肥承储范围,并将产地仓储作为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的方式之一。 张永利呼吁,从国家层面出台钾资源奖补政策,支持鼓励国产钾肥藏资源于地下,并布局支持掌握核心技术的国有大型钾肥生产企业走出去,积极掌握国际钾肥市场话语权,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来源“中国矿业报